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面向21世纪室内环境质量专家讨论“在京召开。来自环保、卫生、建材、建筑质量等方面的专家就当前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和执行进行了研讨。
与会专家指出,室内环境质量应从以下方面予以改善:
加强通风换气。 这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极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注意冬、春两季的室内通风。在人多和人员活动频繁的公共场所要多安装排风扇等通风设备,住宅封阳台、封窗户,窗户上装遮阳装置都不要把房间弄得太密闭、太阴暗。
适度装修、慎重选择装修材料。 科学合理地选择装饰材料,使甲醛与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源得到控制十分重要。室内装修应适度(铺地、粉刷墙壁等)以降低室内细菌的生存条件,减少可吸入粒子、氡的水平。选择装修材料时尽量考虑环保型材料,把有机物的排放量减至最小。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高温烹调都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应当尽量减少使用,在使用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用品如鞋油、去污剂等时,应利用自然排风或移至阳台操作,以降低由它们带来的空气污染。
在房间中使用负氧离子发生器。 空气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能起镇静、降血压等作用,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目前欧美一些国家的建筑设计中已将负氧离子发生器作为配件。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在空调房间中使用。
使用空气净化装置。 针对化学消毒法的缺点,国内已研究出了中草药空气净化剂和清除、吸附作用很强的活性碳吸附材料,经实验证明,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推广使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
与会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且标准的制定不应以普通人群为依据,应该以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作为划分标准;同时应尽快建立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和监测的主管部门,定期对有关场所进行检查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