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7月26日电(记者王艳红)德国、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在本周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迄今发现的最遥远的类星体中发现一氧化碳产生的辐射和远红外辐射,这是显示恒星形成的最古老证据,有助于了解宇宙早期演化和星系形成的过程。
科学家结合使用了法国阿尔卑斯山无线电干涉仪和美国新墨西哥州射电望远镜阵列的数据,对编号为J1148+5251的类星体进行分析,结果在毫米波段发现了一氧化碳产生的辐射,以及强烈的远红外辐射,这两个迹象是恒星诞生的标志。
恒星的主要成分是原子状态的氢冷却后形成的氢分子,冷的氢分子难以探测,但可以通过其中所含的一氧化碳杂质来推断其存在,一氧化碳能够高效地辐射热量,为望远镜所探测到。另一方面,恒星形成之后会加热周围的星际尘埃,使之产生强烈的远红外辐射。
科学家推算出,在这个最遥远类星体所在星系里,存在相当于200亿个太阳质量的氢分子,每年能产生约3000颗太阳那样的恒星。这种迅速、大量产生恒星的状态,可能是星系演化中的重要阶段。
这个类星体的红移高达6.42。红移一般指河外星系光谱线向波长较长的红端的推移,星系越远红移的量越大。科学家现在接收到的它的光芒,是它在大爆炸之后8.5亿年发出的,当时宇宙尚处于幼年期,年龄只有现在的十六分之一。
类星体是一类异常遥远而明亮的天体。目前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它们是剧烈活动的星系核心,在那里,星系中央的黑洞急剧吞噬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