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表面上因垃圾邮件关闭网络聊天室,实际上背后却有隐而未宣的动机。《经济学人》一语道破微软的阴谋指出,微软关闭免费聊天室,迫使使用者必须登录为其 MSN会员,引发对该公司“藉由企业公民的身分,来掩饰其财务的动机”的臆测。该公司聊天室过去一向是不收钱的。
微软自本月起将关闭其25个国家的免费聊天室。预料该关闭即时文字讨论空间的举动,在网络交谈已成为流行时尚的现代,将影响几百万的使用者。
《经济学人》指出,微软或许将自MSN会员登录中增加财务收入,但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且可能是更危险的课题。因为微软的作法,明显违逆了网络基本的使用规则。网络交谈最大的特色之一,即为其开放及匿名的交谈方式,也因为如此,才使其得以成为自由交谈的工具。登录会员,使交谈者必须暴露自己的身分资料,使上网交谈失去其隐密及自由的特性。
许多专家也认为, 微软或许可以其他方式解决聊天室的问题,“而不是把垃圾邮件等问题通通一起杀掉”。
微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发起电脑互信运动,正急着争取完成易受病毒侵害的软件密码,也正在寻找和产业界及政府合作,减少垃圾邮件的机会。
关闭聊天室和微软维护网络商业安全,以及令幼童感到亲和的上网环境的目标吻合,因为“把客户转换到其网络服务后,提高了进入公司网络的门槛”。 微软的出发点,“是要保护少数使用者免于网络危险”。
《经济学人》也表示,微软的做法有某种程度是为环境所迫。网络在刚成为主流时,似乎就超出了政府的管辖范围。此说法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荒谬,但实际上目前确实找不到能够制定网络规则,并执行它们的司法单位。也因此私人部门正在找寻支持他们认为对公众最有利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