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秋分具体时刻是9月22日20时43分27秒,这一天也象征着秋季正式进入中期,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开始了真正的秋季气候。秋分的到来,不仅是大自然的季节更迭的一个标志,也是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凉爽的开始。
秋分古时被称为“祭月节”,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六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农业上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秋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秋分的概念。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在秋分之后,雷声逐渐消失,冬眠的动物开始准备越冬,而河流也开始干涸。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秋分则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至24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昼夜几乎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的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降水减少,自然界的景色也开始出现秋天的特征,如树叶变色等。
因此,虽然秋分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但它并不是秋天的开始,而是秋季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标志。立秋才是秋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