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一年要追肥三四次,家里劳动力不够,出去打工的人还要回来帮忙,可费劲了。头年上土肥,扒粪田,然后再施化肥,人力投入很大。”在自家的桃园里,山东省临沭县南古镇后醋庄村民武儒洪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提出了自己在施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村村民张丽英也说:“头年一亩地上土肥要100多斤,之后上化肥200斤也不够,一亩地一年化肥投入要1000多块,投入很大。”
在春耕备耕的农忙季节,山东农业大学在金正大集团工业园举行“百年山农百名教授建设新农村齐鲁科技行”启动仪式。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等农业专家分别到田间地头进行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
想发展必须节约
远在泰安市的山东农业大学为何要跑几百里地,到临沂市临沭县的金正大工业园举行这么一个启动仪式?金正大集团战略和投资中心总监陈宏坤解释说,“他们的控释肥技术在我们这里转化为实际成果,技术很快转变成生产力。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产品控释肥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科技行的重要内容。因此,参会的乡县技术员和农民就有近三百人,这是新农村建设科技推广需求导致的。”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在启动仪式上说:“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公司合作转化的包膜控释肥技术成果,是校企合作的又一硕果。”
控释肥是世界肥料发展的方向,它具有高利用率、低污染的特点。所谓控释肥是指以某种调控机制或措施,预先设定肥料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类化肥。但由于生产成本高,控释肥尚未大规模用于农业生产。如果能够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工艺和应用理论,降低肥料成本,使用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省时省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繁重,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生产要获得充足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持,就必须把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缓解资源与环境矛盾,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根本性战略措施来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农业部今年提出的实施“三大战略”和“九大行动”,贯穿其中的就是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节肥增效需测土配方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有两个基本问题颇受人们关注:一是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如何通过节地、节水、节肥增效等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保护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在山东考察期间,印象初院士在地里跟农民搭的第一句话就是,有虫没有?尽量少用农药,很多农药在土地中无法分解。据调查,我国耕地污染面积多达3亿亩。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等造成农业综合能力下降。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威胁我国粮食的长期安全。据估计,由于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800亿元。其中,化肥的利用率低和肥料的无效使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多亿元。
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变得非常重要。针对化肥超量施用现象普遍,氮磷钾比例失调及中微量元素施用不足,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山东农业大学的张民教授说,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最关键的措施就是需要测土配方施肥、需要科学施节约型的肥料。他认为,科学施肥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一方面可以对环境形成保护,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他举例说:“我们实验的硫包膜的控释肥和普通的尿素相比,水稻可以增产20%,玉米可以增产10%,实验结果少施1/3还能增产,这样我们就能少施化肥少施氮,提高产量保护环境的效益是很可观的。”
施肥观念待更新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化肥平均利用效率仅为35%,换句话说,有65%的化肥被白白浪费掉了。而发达国家,施化肥像“吃盐”一样精细,化肥利用率高达70%~80%。
除了利用率低,陈宏坤谈到当前国内施肥存在的很多误区。测土配方施肥还没有真正做起来,“老百姓不知道自己的土地需要什么样的养分,来了化肥就施,其实有些是没有用或者是有反作用的。”他认为,在施用量上,老百姓通常以为化肥是越多越好,“其实有一些,譬如氮肥,在花生地里施多了,花生苗长得很高结果反而不好。”另外,“什么时候施,怎么施,是放到土壤中间还是放到根部,不同作物都有不同的需求。”他还谈到农民对化肥的辨别也存在传统习惯的误区。为辨别假化肥,农民习惯买来化肥后放到水里看溶不溶解,“实际上,控释肥是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来溶解的,包括一些缓释肥在内,根本不适用这个规律。”
若要真正在提高化肥利用率上取得实效,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施肥的水平是必要的,但研制生产新一代优质高效的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控释肥能够将肥料的利用率由35%提高到65%~80%;肥效长期、稳定;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变多次施肥为一次施肥,可降低75%的劳动成本;仅就氮的利用率来看,控释肥可从目前的30%提高到40%,即可节约1/4的化肥施用量。
但是,控释肥诞生40多年,却因为价格远高于普通化肥等原因发展缓慢。“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到现在,终于把成本和价格降下去了,国外一万元一吨,我们五千到六千就能生产。”张民教授说。陈宏坤也对控释肥前景非常看好,“前期发展的速度不一定很快,需要政府和专家、企业等去引导。由于一次性的价格要稍微高一些,对老百姓来说需要用过之后才能慢慢接受。”实际上,目前市面上的控释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张民教授很有信心地说:“70斤左右的控释肥就相当于100斤的普通化肥,不用追肥或者少追肥,还能增产,农民自己会做出好的选择。”